鋼鐵行業須走高質量發展新路
“無論是從鋼鐵裝備水平、總體規模、板管比,還是替代進口等方面來評判,鋼鐵行業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鋼鐵工業有力地支撐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這與40年間的經濟增長也是相匹配的?!被仡欀袊撹F工業改革開放40年的道路,劉建輝認為。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經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鋼鐵作為基礎原材料,必須擴大品種、提高質量,以滿足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然而,那個時候,國家的經濟基礎還很薄弱,資金匱乏,不可能都像建設寶鋼那樣直接投資新建現代化鋼廠,絕大多數老牌鋼鐵企業走了技術改造的路子,最終殊途同歸,全部走向現代化。
“這其中的道路很艱難,但現在的成就有目共睹。比如,20多年前鋼鐵工人煉鋼都是站在爐前操作,面對的是高溫的環境;現在是一鍵式煉鋼,工人在辦公室里操作鼠標就能完成。再比如,西氣東輸一線工程所需要的鋼材基本上都是進口的,到二線、三線工程時,就看不到進口的產品了,國內基本上都能生產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些都是成績的體現?!眲⒔ㄝx說。除了成績外,談及中國鋼鐵工業40年來的教訓,劉建輝認為,中國鋼鐵工業發展中的一個深刻教訓是走了發達國家工業化進程當中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這個教訓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怎么樣變成現實?這是中國鋼鐵工業未來發展必須思考的問題。另一個教訓就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鋼鐵行業因產能過剩而過度競爭,行業和企業深受其害。目前,包括板材在內的高端產品也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高端產品產能過剩會造成更大的資源浪費,可能形成新一輪的價格戰。未來的發展應該深刻地汲取這個教訓。
他認為,鋼鐵行業要嚴格控制產能總量,優化產品品種結構。在生態容量不夠和資源越來越受到約束的情況下,要考慮整體市場和區域市場的需求量,鼓勵更多的資源投向替代進口和掌握核心技術方面,而不是投向需求已經飽和或本身供給充分的產品市場。
當前,鋼鐵行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企業還存在著短板。在產品質量方面,部分企業的產品質量穩定性還不夠,產品性能也還不能完全滿足客戶的需求。在環保和能源消耗方面,有些企業的生產方式還較為粗放,仍存在高污染、高能耗和高耗水的情況,節能減排和循環利用的水平還較低。在勞動用工方面,有些企業不遵守勞動法,提高工人工作強度。在安全管理方面,各個企業的投入更是不一樣,有的企業很少出事,而有的企業則總出事故?!捌髽I要改變觀念,對安全的投入不是增加成本投入,而是對人力資源的投資?!彼赋?。
“靠打價格戰生存,就肯定不是高質量發展??傮w而言,中國鋼鐵行業目前已具備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但企業間差異很大,須補足短板?!眲⒔ㄝx總結道。
談到對科技創新的看法時,劉建輝特別強調:“過去幾十年,中國鋼鐵企業走的科技創新道路基本是一條引進、消化、集成再創新的道路。但是,今天中國鋼鐵工業再走這樣一條路,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們必須有新思考、新思維、新觀念、新做法。我們必須把傳統的引進、消化、集成再創新,改成以自主創新為主,以原始創新為主,甚至以顛覆式創新為主的科技創新模式。只有這樣,中國鋼鐵工業才能在世界上有地位、受尊重?!?/span>
將首鋼股份打造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優秀上市公司
“作為首鋼搬遷調整的新建鋼鐵基地,首鋼股份始終堅守大型國有企業的使命和責任,堅定不移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持續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持續向世界一流鋼鐵企業看齊,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優秀上市公司,逐步成長為備受業內專家、業界同行和市場客戶尊重和信任的優秀企業?!闭劶笆卒摴煞莸陌l展,劉建輝介紹。
首鋼股份1999年在深交所上市,隨著北京地區產能的搬遷調整,也發生了較大變化。2014年,遷鋼資產置入首鋼股份;2015年,首鋼股份控股首鋼京唐51%的股份?!皬陌l展的成果來看,首鋼從北京搬遷到河北不是一個簡單的搬遷和復制,而是一個根本性的結構調整?!眲⒔ㄝx介紹,首鋼在裝備、產品、研發、技術、服務等方面都進行了巨大調整。
在裝備方面,首鋼股份積極踐行流程簡潔化、設備大型化、產品高端化、環境清潔化、信息數字化的建設理念,總體建設充分體現了新一代鋼鐵流程動態有序、精準控制的發展方向,通過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形成了一整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冶金技術和裝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奠定了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首鋼股份加強智能裝備、物聯網的應用,實現了一鍵式煉鋼、一鍵式精煉;積極實踐智能制造,在線機器人投運達到42臺;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冷軋硅鋼智能化工廠,其被列入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及新模式應用項目”。
在產品方面,首鋼股份汽車板生產量質齊升,市場累計供應量超千萬噸,市場份額居全國第二;與54個汽車制造主機和配套廠進行合作,實現了對德系、美系、法系、意系、日系、韓系,以及國內品牌全覆蓋;新能源汽車領域,目前共研發了3個系列12個牌號產品,已接觸了國內新能源產品鏈80%用戶。電工鋼實現與世界先進鋼廠比肩而立,未來5年擬新增50萬噸電工鋼產能,電工鋼總產能達到200萬噸。無取向電工鋼聚力高端高效發展方向,產品廣泛應用于美的、格力、松下、艾默生等知名企業。取向電工鋼聚力高磁感薄規格發展方向,2018年6月份,通過國家電網“雙百萬”特高壓大容量變壓器材料認證。管線鋼實現從B級到X120全覆蓋,市場累計供應量為428萬噸,市場份額居國內前三甲,成為西氣東輸二線、三線工程主要供應商。集裝箱板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前列,實現向高沖壓、輕量化產品發展。酸洗板800兆帕以下低合金高強鋼種級別全覆蓋,并批量供貨,成為新的盈利增長點。家電板市場占有率居國內前三甲。
在研發方面,首鋼股份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引擎,構建完善協同開放的科技創新體系,先后與鋼鐵研究總院、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中國電科院、保變天威、上海日立等高校、科研院所及下游知名企業建立產品應用技術聯合實驗室,實現產銷研用深度融合,奠定了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2018年,首鋼股份預計研發投入金額達到8.6億元。2017年,首鋼股份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獲得專利授權218項,其中發明專利90項。轉爐全爐役碳氧積實現從0.00285到0.00188的突破,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服務方面,首鋼股份拓展汽車零部件領域,打造整車供應服務商;整合加工配送及客戶資源,完善產業鏈布局;建成了5家區域公司、13家加工中心、3家辦事處,具備165萬噸高端冷軋板材加工配送和激光拼焊等生產加工能力。
另外,首鋼股份堅守環保責任,加大環保投入,環保裝備達到國際一流標準。截止到2017年底,環保投資為76.33億元,占總投資的13.6%,各生產工序配備除塵、凈化設施95臺套。其中,高爐煤氣采用全干法除塵工藝,實現有害成分全面凈化;3座轉爐采用德國電除塵工藝,2座轉爐采用奧鋼聯LT干法除塵工藝,實現一次煙氣深度凈化,排放濃度達20毫克/立方米以下;建成亞洲最大的循環水泵站,采用雙膜法污水處理技術,實現污水“零排放”;擁有完善的高爐煤氣、轉爐煤氣回收利用系統,實現高爐煤氣“零放散”;二次能源自發電比例保持70%以上;利用高爐沖渣水余熱為周邊居民區、醫院、學校供暖面積達110余萬平方米;優化生態環境,年綠化投資達800萬元,廠區綠化面積達109萬平方米。今年,首鋼股份計劃投資超16.5億元,實施70個環保提標改造治理項目。截至目前,138個排放口實現超低排放,占比達到86%。到今年10月底項目全部投運后,首鋼股份將實現全工序超低排放,整體環保水平優于國家及河北省最新標準。